前不久,浙江首條2300公里“環浙步道”主線初步貫通并試運行。浙江11地市組織了11支超百人的登山隊,以一場4.5小時“環浙·登頂11峰”融媒大型直播方式,啟動“環浙步道”登山體驗活動。此次“環浙步道”主線的貫通標志浙江“環浙步道”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,為浙江探索戶外運動高質量發展和“兩山”理念轉化豐富了新場景、新實踐。
據介紹,浙江“環浙步道”工程于2020年啟動實施,由浙江省體育局牽頭,多部門協同,以構建新時代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為目標,擬串聯浙江的古道、健身步道、綠道、山林道等各類道路資源,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一條整合出新、統一標準、完善設施、數字賦能的省內閉環、省際暢通的10000公里網狀步道體系,打造一條運動健康之路、最美風景之路、弘揚文化之路和產業共富之路。
浙江“環浙步道”建設兩年多來,在多部門的協同努力下,依照“以人為本、以找代建、最少干預、勾連成網”的總體思路,制定了“2+1+N”工作體系,編制《“環浙步道”總體規劃》和《公共健身步道技術要求》(地方標準),構建了覆蓋全省的“環浙步道”網絡制定省、市、縣(市、區)三級步道分類。
目前,首條2300公里“環浙步道”主線由東線、西線、南線、北線、中線,以及舟山和溫州洞頭兩條海島支線組成。“環浙步道”東線與浙江海岸線平行,是一條展現浙江山海相融的自然風光線路,串聯了浙東唐詩之路、大運河詩路、甌江山水詩路文化帶;西線起點位于杭州余杭,余杭良渚文化是中國文明的起源地之一;南線始于甌江入???,串聯了浙江“兩江一花園”;北線途經國家步道體系,打通杭州灣大灣區主要山水資源;舟山和洞頭海島支線融合了山海景觀與海島人文風情。這些各具特色的步道,正以個性化的特征融入當地人文地理,并以多種樣貌深度探索與當地的文旅融合。
根據《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(2022—2025年)》,浙江“環浙步道”建設順應創新戶外運動消費新場景、新模式、新業態要求,正加緊完善步道沿線體育綜合體、體育鄉鎮、各類戶外運動營地等公共服務設施。此次2300公里“環浙步道”主線的初步貫通,已優先串聯了“環浙步道”三級驛站的自然景觀節點、體育健身節點、文化景觀節點、休閑游憩節點、科普教育節點和地方特色節點。下一步,著力探索戶外運動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消費新模式,擬將通過步道+文旅、步道+研學、體育+康養的產品打造,助推體育產業深度融合,助力浙江共同富裕建設。同時,擴大“環浙步道”招商引資,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開發步道產品,參與步道項目經營,激發戶外運動產業活力,逐步培育形成若干條戶外經濟產業帶。
根據規劃,10000公里“環浙步道”建設,最終將串聯浙江自然資源289處、歷史資源1658處、體育資源44處,在2022年底建成2300公里省級主線后,會進一步延伸拓展省級主線,計劃今年、明年建設7900公里市級步道,逐步形成“環浙步道”三級網狀支線。“小步道”里有“大文章”,這些“四通八達”的“小道”不僅將成為破解全民健身需求與體育用地落實難、人均體育場地不足矛盾的有效路徑,也是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、助力鄉村振興、打造體育助力共富的“康莊大道”。
(軋學超 祁洋)